清明前后北京游记
这一周放了 5 天假,和表姐一起去了一趟天坛,一趟景山公园,一趟颐和园。北京的景点实在是去哪儿都人多,就算我带了相机我也不想照,何况我没带,手机更不想照了,所以只是四处走走。北京的交通开销比较低,地铁 2 块钱随便坐,但是机场线额外收费 25 元;公交的话比较奇怪,有的是上车前门刷一下就好;有的是上车前门刷,下车后门再刷,收费是 0.4-0.8 吧,我没坐过更远的了。打车是 10 元起跳,燃油 3 元,我属于不怎么喜欢打车的,各种堵,又贵。
先说天坛公园,一个梯形的大公园,南边底宽北边底窄,主殿祈年殿和故宫长得很像,秃秃的一个院,然后一个大宫殿放在中间,唯独区别就是祈年殿是圆形三层叠状带尖顶的。里面有个神像写着 “皇天上帝”,只有三条缝给你看,压根不能进去。记得乾清宫写的是 “正大光明”,太和殿上是 “建极绥猷”,在我看来区别就这些吧。天坛那个院分好几层,最内层基本都是红墙蓝瓦,外围一点儿都是红墙绿瓦,我对那个绿瓦情有独钟,美呆了…… 回音壁就是个排队壁,队伍太长懒得看。还有个圜丘上面就是空空的大平台,地画无非就是一圈一圈的石头,真心没啥好看。
景山公园是个不错的休闲地儿,人比较少,环境美得跟中山公园有一拼。在里面发现了松鼠,可惜没照到正面,手机像素也差,就删光了。西边有个不是很高的景山,爬起来也不是很吃力,爬到顶以后有个供奉佛像的殿,别的也没啥。北京的佛像们真可怜,压根没什么人祭拜,都跟猴儿一样关在 “殿” 里让人参观。不过景山的位置很好,地处故宫的正北面,在景山顶上往下可以看到整个紫禁城,很漂亮,比直接进故宫里面看感觉好多了。在山顶上向远处望,找了一圈没找到煤炭大厦在哪儿,所以也没找到自己窝,明明应该不远才是,或许再过几年就认识了吧。
颐和园跟上面两个比就大了好多好多,光一个湖走一圈估计一天就耗干了,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使用了摆渡。最近玉兰花开了,这花的花期只有五天,所以就去颐和园逛逛看看,其实我本身是对这个园子不感什么兴趣的,慈禧住的地儿有啥好看的 -_-b 湖区人比较少,湖里鱼都非常小,湖边的树都很巨,柳树与桑树各半。乐寿堂一带人挤人,长廊上更是人流不断,不可久待。长廊后面有座山,小道爬起来挺吃力的,只怪大道俺没发现。从山顶俯视颐和园感觉也不错,比较好的观景点是佛香阁,可惜额外要门票 10 元。
这些天认识了很多花,主要是表姐教的,北京最多的小黄花叫 “连翘”,哪个公园都有的样子,花开四瓣。和 “连翘” 很像的是 “迎春”,也是一片一片小黄花,稍微矮一点儿,不是一棵一棵的树,而是一丛一丛的,花开五瓣。“丁香” 是一小簇一小簇的,超级迷你,特别香,据说是哈尔滨的市花。“梨花” 和 “桃花” 有些像,都是粉红 or 白,表姐分不清,我更是云里雾里。我只知道这边的 “桃花” 叶子似乎比较少,徐州那边似乎叶子多些。颐和园的 “玉兰” 长得超级大个儿,也是十分香,感觉像是 “丁香” 的爷爷似的。最后我不得不承认我是花木白痴。
最后再说点儿身边的事,二代身份证补办手续完毕,等待中,托人回家拿回了驾照和一代身份证,明天去银行开户去。来北京半个月了到处蹭吃蹭喝没怎么花钱,到现在都没取过钱,也米有领过工资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