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奔西走的探亲之旅

  叔叔从澳洲回来省亲,买了辆车到处开,所以我就被带着东奔西走。反正家里基本没人,网络又差,最关键一个朋友都没,所以我也不怎么喜欢留在家里。4号去了淮北一趟,目的是看望腿脚不好的二姑。二姑家新买的大房子,有三间向阳,窗子全是飘窗,窗台上光照非常充足,养的吊兰真叫一个疯长,一盆花长得一个窗台全是。5号的时候一伙儿人跑去登相山,大概是前阵子在日本翻山越岭惯了,基本属于大气不喘一个,感觉我小腿上肌肉还不错,其它地方基本没有= =b山不怎么高、雾也不是很浓,可是没照到什么好景色。山上野生的果子多了些,山花比较少,有个什么纪念淮海战役的将军碑林,山脚下一个大公园,虽然特色不多,还算挺好玩的。在一块健身的空地,我看到了”天梯”,或许叫”云梯”吧,就是四个支脚架着一个横放的梯子,人可以爬来爬去的那种。很惊讶我的臂力居然可以爬一个来回,我一直以为我最多也就爬个一两格,摸摸手心的茧子,心想在日本这两年各种帮人帮己搬家具还算没白搬。小学的时候还能爬个单程,但自从初中以后我就一格前进不了了,这次爬一个来回的事实着实是一件让我开心的事。登山结束后的下午,一伙人又去划船,地点是塌陷区,说真的,淮北的塌陷区建设得相当漂亮,水清澈得无法形容,”湖”边各种松树各种倒影,”湖”面阳光一洒波光粼粼的,漂亮极了。”湖”中间有个”岛”,实际上是未塌陷完全的屋顶,一伙儿人划过去登陆了一圈,体会了一把征服感,感觉也很不错。就是一起来的大人太多不让我乱爬,我真想爬到那个最高的屋脊上去体会一下感觉。估计再过几年,大屯的煤挖得差不多,矿区都塌陷完,迟早也得这样建设”湖”区吧。

  6号一大早一行人陪着奶奶离开江苏前往山东,傍晚抵达了招远,这边的人口只有60W,而占地面积1500平方公里,人口比例比徐州稀疏至少一半,真是个好地方。家里很多事不足与外人道,所以只记述一些见闻:一、山东的水土要比苏北好很多。晏子说“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水土对于农业来说实在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招远的各种水果很甜,什么苹果、枣子、葡萄,都比苏北好吃X倍。二、招远的空气很好,应该是临海城市的特色吧,空气比较清新,而且工业不多,街道总体看上去蛮干净的。三、山东话很好懂,应该算是一个语系,虽然有些词汇比较奇怪,但终究还是大差不差,比起广东、苏南、上海那些方言,实在是太容易理解了。四、野外农村的小路修的不错,虽然丘陵多了点,但路很平坦,路周围很多风力发电的大风车。相比之下高速公路的建设实在是不行,各种路牌非常不清不楚……晚上在桓公台旗下一个很有感觉的生态园被亲戚招待了一顿,饭店建设得很不错:满园绿色,有山有水有花有树有瀑布,真真假假混在一起搞不清楚,不过水里的鱼我保证是真的。餐桌楼阁都古色古香的,包括门柱在内,全是黄竹的颜色,老家人请客还很讲究,不枉我们千里迢迢跑来一趟^o^

  7号早上开始下乡,老爹他们土话一直”吉二”、”吉二”的,到的时候我看了路牌,分明写着”巨岩”,大囧,这什么发音啊。招远附近都是沙地,没有什么太多尘土,所以感觉特别的清新,虽然是农村,不过却没什么脏的感觉,反倒是人人房屋顶上都是收割完晒着太阳的农作物让人觉得好富饶的样子,果然秋天对农民来说是个好季节啊。上西山转了一圈,好多好多苹果树和野菊花,还有不认识的种植物,老爹拉着我讲他小时候的事,说山不叫”山”,叫”jiáng”。超喜欢姑姑家一只小白狗,一声也不叫,跑过来围着人乱转,有时候还四脚朝天的晒太阳,超萌激可爱 >_< 据说是自己跑来的,赖在家里不走了,觉得这事吉祥就养着了。其实我看吉不吉祥无所谓,可爱才是王道。拉上叔叔又跑到南山玩了一圈,比西山荒凉得多,不过也更有自然美。一条山中小涧特别的清澈,有很多很小很小的鱼,我们还在河里抓了个好大的河蚌,不过老爹比较仁慈,就放生了。南山往里走,是一片广阔的李子林,我第一次见到李子树上结的李子,居然一堆绿毛。老爹和叔叔兴致都很高,各种爬树各种玩闹,我很久没看到老爹这样像孩子一样胡闹了。老爹还拍了张倒拔垂杨柳的照片,咬着牙咧着嘴,表情极其逼真,笑死我了。

  7号下午到了”大罗家”,正确说是”大罗家村”。这之前我一直以为是”洛家”,还以为”洛家人”姓”洛”,心想老家人都姓”姜”,怎么有姓”洛”的,因为这个还闹了不少笑话。”大罗家”很穷,穷到村里村外的人都是这么说的:”大罗家、小罗家,收拾收拾一簸箕”。”小罗家”在”大罗家”边上,也很穷,两个村子加起来只有一簸箕的财物,就穷成这样。这里是我奶奶的娘家,姓”冯”不姓”洛”,据我观察比起之前的”巨岩”村来,确实是穷上了一些。这边有一条”大沙河”,即使现在村里很多家都通了自来水,还是有人喜欢在这里洗衣服。河水因为以前发现有金子,现在都给挖干了,只剩很浅的一部分,以边上桥洞的大小推断,估计河床下落了2/3吧,时过境迁,都是没办法的事。我们在河边上发现了一个”宝贝”,称不上沙滩的沙地上被人写上了大大的字:”李XX是猪头”。字体很正很清秀,猪头这个词我挺熟,所以潜意识里觉得是女生写的,总觉得像是小情侣相互打闹的产物,青春啊。

  8号到了”姜家窑”,土话被称为”jiǎngyǎo”,这边就是确确实实籍贯所在地了。据说某一代姜姓祖上是干砖窑的,便以窑为名创立了这个村子,应该是清代的事吧,或许更早,无从考证。我们家一直属于嫡系,不过家谱我从来没看过,具体有多嫡我也不清楚。只知道爷爷是老爷爷的长子,不过爷爷干革命带着一家人背井离乡了,所以我家的人没有留在村里的。然后现在的村长是我二爷爷家的长男,算是我堂伯。姜家的命名我能知道的依次是汉字辈、锡字辈、海字辈、本字辈、国字辈、孟冯辈,就是从我老爹那一代开始混乱的,混乱的根源就是我们家人乱改名字。最早的时候我大伯起名”建国”,然后一村人生下孩子以后都叫”X国”、”Y国”、”Z国”。结果干革命以后谁知道他们咋回事,都改名字了,国字辈就乱了……以至于我生下来以后,连个辈分都没了,不然一村人都得按我的名字来,谁让我是长孙。不过叫”孟冯”还是很对的,”孟”本意就是长子,比如曹孟德、马孟起什么的,所以还是挺有古韵的(乱扯=v=)。

  祭拜祖坟是个非常大的事,由四爷爷领着一堆人,浩浩荡荡进山,很正式地祭拜。走了不少辛苦路,腿脚不好的长辈都没法来。姜家的祖坟位于一个小山坡上,坡顶是最祖辈的老祖宗的碑,名为姜汉升。之后每一层稍微矮一点儿,按辈分依次展开呈扇形。从坡顶到本字辈,已经四横排了,前方还有很大的空地,估计之后也会逐渐地依次延伸下去吧。别看只是个矮坡,但是感觉很威风,坡背面是座不很高的山,坡前面是一条河,河水已经被水坝拦住了,不会干涸也不会外流,据说这样可保子孙永世繁荣。目前看来祖坟还是很灵的,至少我爹这辈还不错,农村的亲戚们也很富,果园里的苹果都大的”卡斤”,叔叔还讥笑我的一个堂婶为地主婆XD

  8号下午离开山东老家,带了一堆农产品回去分给江苏的亲戚,因为山东的破高速实在建的太莫名其妙,所以最后停在了曲阜。9号到家,各种收拾整理洗衣服。妈妈不在,老爹感叹说我要是再跟他多住两星期就什么都能干了,换句话说就是他什么也不干。10号,我来到了丰县外公家……